開始的 PCB 設計與送廠製作
這篇主要介紹自己接觸 PCB 設計的過程以及簡短的設計 PCB 時用到的工具和送廠製作的流程。
自己在大一第一次接觸 DIP 封裝的電路板焊接的時後覺得很新鮮,雖然當時會焊接,但不會單晶片也不會電路設計,所以其實用處不大,之後在大一暑假接觸 SMD、Layout 以及簡易的洗板方法,才第一次注意到洗板出來的電路板居然跟常見的顏色不同,那時對電路板設計才有些概念,雖然在大一就接觸過 layout 和洗板,但實際真的有在應用時已經是做完四軸飛行器之後了,因為之前洞洞板都可以搞定,頂多是 IC 洗轉板焊在洞洞板上,像下面一樣,中間的慣孔用導電銀漆導通
不過隨著電路越做越大,焊接的時間就越多,焊的越辛苦... 所以在大四那年就打算開始嘗試送廠製作,一開始找了不少送廠打樣的資訊,最後人生的第一片送廠打樣 PCB 就是一片在台灣生產的黑色沉金 STM32 核心板,價格實在貴得嚇人,不過當時有 3 ~ 4 人一起分攤所以還好,自從開始送廠洗板後,洞洞板一直都是收藏的狀況... 頂多比較急才會拿出來用
送廠打樣 PCB 的好處,自己想到的有下面幾點
- 比較漂亮,可以加絲印與阻焊層(雖然自己做也可以,但就是很麻煩)
- 容易複製,同樣的電路重新製作速度快,不需要像洞洞板慢慢拉線焊接
- 元件密度較高、面積較小,送廠打樣都可以做成多層板,走線可以在不同層上佈線
- 線寬可以做得更小,放置腳距密度較高之元件,自己洗板大概洗到 8mil 就是極限了
- 其他像是舖銅、阻抗、軟板等等的設計,也是直接焊洞洞板是難以實現的。
電路設計軟體都可以完成從原理圖設計到布線的工作,大一開始是學習 Protel,之後換成 Altium Designer 一直用到現在,聽說 Cadence Allegro 適合做多層板的布線,業界比較多人使用,另外還有像是 KiCad 和 EAGLE 這種免費又跨平台的軟體,也是常見的軟體。
在熟悉電路設計軟體後,再來就是要送廠去製作 PCB,自己總共送過 6 ~ 7 間不同的 PCB 打樣廠,在台灣打樣的價格平均大概都是高 500 ~ 1000 以上,做了幾次就做不下去,二層板品質其實也看不太出來,除非有請款報帳的需求,不然現在都是直接送到對岸打樣再寄回來,目前對岸的打樣平均 2 Layer 10x10cm 10pcs 約 50 人民幣,折合約 250 台幣,送到台灣運費大概 25 ~ 35 人民幣,做下來一片大概 50 台幣成本,可以在淘寶上自己評估看看,現在自己都是送華強 PCB,有免費加急的活動,快的話大概 3 ~ 4 天就可以拿到 PCB 了,相當迅速阿,服務也不錯,有幾次接到對岸打來的電話問板子哪邊要怎麼做之類的,覺得很特別。
最後,如果你也想要自己畫電路板,送廠製作
- 先找個適合自己的電路設計軟體,現在軟體基本上從原理圖設計到布線的工作都可以完成,前面有推薦四套軟體
- 使用該軟體設計你自己的電路
- 將設計檔案生成實際打樣需要的 Gerber 檔,應該軟體都會提供這功能,也有廠商可以接受原始設計檔案
- 找一間 PCB 打樣廠線上或 email 報價、付款、製作
- 等著拿 PCB 吧 :)